搜尋此網誌

顯示具有 ★社會時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時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綠色生活不能停。E-Max「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又來了★



早陣子,我又到了 E-Max,第3次參加他們的「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工作坊。

上2次的分享:


☆熱愛綠色生活。有趣味有意義。E-Max「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



曾經我是很怕DIY的,但當參與得越多這類活動,就更能發掘出當中的趣味。








這次的「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和以往一樣,齊集了不少本地手作單位,不同種類的產品攤檔在這裡百花齊放。

當然也不少得手作市集工作坊這個環節,我自己便很喜歡這個部分。


所有工作坊均由參展的手作達人即場教授,已包基本材料,重點是費用全免。而且4日更設多場不同主題的工作坊,讓有興趣的市民,可按自己的喜好和時段選擇參加。

這次便參加了「金屬飾物」工作坊,因為之前已經對那些金屬扭出來的人名、匙扣等很有興趣呢。


這次導師教大家做的是一個心型匙扣,所需的材料如上圖。


不算很複雜的步驟,但難度卻很高,單是如何扭出一個美美的心型,已經叫我感到很懊惱。


終於還是完成了,扁扁地,和導師那個差很遠,傷心,但有機會我會再試試的。

因為每次「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也有不同的參展單位,所以就算已經去過3次,仍然覺得很有新鮮感。就像這次,我便以對以下幾個手作單位特別感興趣。








而當然,每次的工作坊也同樣會有些不同呢。

雖然文章發表之時,是次「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已經完滿結束,但E-Max 接下來會繼續定期舉辦這個有意義又有趣味的「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對於參展單位還是來參觀的,這都是個很好的消息呢。

如果不想錯過之後的「綠‧識嘉年華」手作市集,或是E-Max 舉辦的其他活動如展覽、首映等,當然就要跟貼 E-Max 的Facebook 專頁啦!

**是次活動由 E-Max 安排,文章內容純屬個人感想,如對活動有任何疑問,可直接向 E-Max 查詢,多謝合作。**

希望大家喜歡艾莉絲的分享,你們每一個推 / LIKE ,都是很重要的鼓勵,艾莉絲一定會繼續努力分享好物 / 雷品給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irisluvmakeup

承接專業新娘化妝,姊妹/長輩化妝,宴會化妝,謝師宴,Pre-wedding 化妝等。歡迎其他類型化妝合作。 化妝服務、試用及活動邀請 或 其他合作,請聯絡電郵: irisdare@gmail.com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北京奧運開幕

北京奧運開幕了,yeah!!

家裡沒有電視的我沒有看開幕禮,但這項中國人香港人的盛事,作為其中一份子,也應該感到高興、應該支持一下吧!

這年是多事之年,希望所有不好的事都已經過去,一切順順利利!!



2008年8月7日 星期四

明乎其實插錯窿



凌 晨 零 時 許 , 在 藍 田 碧 雲 道 藍 田 公 園 健 身 區 內 , 一 名 年 約 40 歲 男 子 不 知 何 故 在 一 仰 臥 起 坐 健 身 設 施 做 運 動 期 間 , 竟 反 過 身 來 拉 開 褲 鍊 伸 出 陽 具 做 起 掌 上 壓 , 陽 具 更 離 奇 卡 在 板 上 直 徑 約 1 寸 的 小 孔 , 結 果 無 法 自 拔 , 痛 苦 大 聲 呻 吟 , 驚 動 途 人 報 警 。

消 防 到 場 後 , 見 男 子 陽 具 一 直 腫 脹 無 法 收 縮 , 在 苦 無 良 策 下 急 召 醫 療 隊 及 兩 名 聯 合 醫 院 醫 生 前 來 協 助 。 其 中 一 名 醫 生 為 該 男 子 打 止 痛 針 , 另 一 名 醫 生 則 用 針 插 進 其 陽 具 附 近 血 管 放 血 , 但 雙 管 齊 下 依 然 無 法 讓 該 男 子 的 陽 具 自 然 抽 離 小 孔 。

消 防 員 於 是 出 動 手 提 電 鋸 , 把 鐵 製 的 仰 臥 板 四 隻 角 鋸 下 , 合 力 將 男 子 連 人 帶 板 抬 上 救 護 車 , 送 往 聯 合 醫 院 搶 救 。 現 場 消 息 指 , 初 步 懷 疑 該 男 子 在 做 運 動 前 , 曾 服 食 過 強 身 藥 物 。








呢段新聞真係笑鬼死我喇,有無咁忍唔到呀?做掌上壓做到要除褲咁驚?街黎架大佬!係都無理由搵塊咁0既板啦!食左藥就咪做運動啦!要發洩都唔係咁呀嘛?慳果少少錢搵到自己咁樣衰,為乜?

公園入面0既健食設施唔係咁用架!佢咁搞法,大家仲敢去玩果d設施0既?另外,我想問佢係咪要賠返錢整返果個健身設施架?同埋你估救佢0既人會唔會邊救佢邊忍唔住偷笑呀?


2008年5月16日 星期五

為什麼?

這陣子的新聞,幾乎全都是關於四川大地震,我沒有看電視的習慣,也最怕看新聞,因打開報紙幾乎全是慘事恐怖事,我心血少嚇不得,亦感情用事受不了,對於新聞,我多是從網路上先看標題後再選內容看。

這次四川的新聞,我不忍看亦要看,看影像無法承受,唯有只看文字,但單看文字,也讓我痛心難過得紅了眼睛,當中一個又一個災難現場的故事,教人既感動又難過。記得前'幾天初知道有地震發生時,還以為只是輕微的地震,看過一段又一段的新聞報導後,才知是如此駭人的大災難,早陣子才發生西貢車禍,轉眼又有大地震,我們的國度到底怎麼了,今年本是值得高興的年度,為何一次又一次有不幸事發生?

對於生命,人真的很無助,一場災難,數以萬計的罹難者,多少人失去至親,多少人失去家園,他們都掙扎求存,生或死卻不由得他們選擇,只能懷著無比的鬥志,望奇蹟會出願。看了一個又一個埋在瓦礫下的災民如何堅持,終於得到重見天日的機會,反觀現今香港的人,動輒殺人毀屍,動輒就自行了結,何時開始,在他們眼中,生命變得如此沒有價值?我也應該覺得慚愧,我這個悲觀的人,動不動'N想到要死,雖未認真付諸實行,但自殘自'毀已夠不該,我們是幸福的一群,更應該好好愛惜自己,好好珍惜生命。

看了一篇報導,有個女孩被埋在瓦礫下,好幾次想睡了,卻從上面來了一把聲音:「不要睡,這樣睡了可能無法再起來。」,原來上面的地方有個和她同校的女孩被壓著,就是這把聲音救了她,之後她們一直透過說話互相支持鼓勵,最終上面的女孩獲救,接著她也獲救了。 ,一個救'援人員趕到自己兒子的所在地進行拯救工作,到達現場後眼見一片頹門敗瓦,即大聲呼喊兒子的名字,但求聽到他的回應,終於,他兒子答他:「爸爸,我在這裡。」,卻是被埋在較深較難拯救的地方,附近較淺的地方也有小孩被埋著在呼喊,他最終選擇先救那些埋得較淺較易救的小孩,他的兒子則留待其他救人員繼續努力。最後,他救多了三十個小孩,他兒子也重見天日,只是那時候他兒子已經再沒有呼吸了。

又一篇報導,一個救'援人員趕到自己兒子的所在地進行拯救工作,到達現場後眼見一片頹門敗瓦,即大聲呼喊兒子的名字,但求聽到他的回應,終於,他兒子答他:「爸爸,我在這裡。」,卻是被埋在較深較難拯救的地方,附近較淺的地方也有小孩被埋著在呼喊,他最終選擇先救那些埋得較淺較易救的小孩,他的兒子則留待其他救人員繼續努力。最後,他救多了三十個小孩,他兒子也重見天日,只是那時候他兒子已經再沒有呼吸了。

人,能做的到底有多少?面對生死,縱有更堅強的鬥爭,也需要奇蹟。祝願有更多更多的人獲救。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黑巧克力和做愛有益腦力

有益腦力的食物及活動

 (明報) 12 04 星期二 05: 05A M

【明報專訊】

吃黑朱古力

做愛

跟有幽默感的朋友交往

照顧嬰兒

出貓

大聲朗讀

早餐吃蛋、魚或凍肉;午餐則吃高蛋白  食物,如高脂魚和深綠色蔬菜;晚餐則多吸收碳水化合物;避免喝咖啡因、酒精及吃紅肉

有損腦力的活動

吸大麻

看肥皂劇

跟經常抱怨者交往

註﹕參考自《Teach Yourself : Training Your Brain》)



偶然看到這篇報道,之前都看過內容相約的文章,但一直沒有記低,再次看到當然要記下來和大家分享。

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出貓竟然可以有益腦力,及看肥皂劇會有損努力,當然不會鼓勵別人出貓,大家知道就算了,不過可以少看點肥皂劇,我自己也多年沒追看肥皂劇了,那時候還未看過有關資料,只是覺得太浪費時間吧,想不到看肥皂劇竟會有損腦力,不看也是應該的呢。

吃黑巧克力和做愛,想不到除了讓人感到愉快外,原來還有益腦力,大家可以多吃多做啦,哈哈,不過記得凡事都要適可而止,別過量呀。

2007年12月2日 星期日

永別了,九鐵

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一日最後一班九鐵列車開出後,九鐵開始變成回憶,從此就只有港鐵,九鐵不再,車票、車上的標誌、職員的制服,一夜間轉換了,其餘未轉的標誌,也會於短期內陸續轉成港鐵的標誌。

若不是十二月一日這天剛好外出要乘九鐵,也差點錯過了這最後一天,更幸運是當天有帶備相機,可以拍照留念。

一向乘搭火車遠多於地鐵的我,對九鐵有著濃厚感情,這天過後,九鐵變成港鐵,標誌也要轉換,一時真的不太接受,但人是善忘,日子過去後,就會習慣及遺忘了。

但對於歷史悠久的九鐵,當然要多拍照片留念,好讓自己往後看到照片時也記得這個和眾多香港人一起經歷過的集體回憶,我還買車票留念,希望他朝有孩子時可以讓他知道九鐵確實存在過。

永別了,九廣鐵路。




尚有其他照片,可到相簿觀看。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出手打母忤逆女

15歲女被禁拍拖扑母咬父 (星島) 11 16 星期五 05:30A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情竇初開的十五歲少女,疑不忿母親阻止拍拖,拆散鴛鴦,昨吵醒午睡母親力爭戀愛自主,爭執間,有人狂性大發,竟隨手拾起暖水壺及水杯狂擊母親頭部,引致其母後腦重創昏迷,一度危殆,父親趕回家制止,亦被咬傷手臂,警方事後拘捕涉嫌逆女,五花大綁送院。

  秀茂坪寶達邨發生罕見倫常血案,一名十五歲少女疑不滿被禁拍拖,涉嫌打母咬父,後被綁送院觀察,情緒始告平伏,警方事後在現場檢走一個不鏽鋼暖水壺,及一個打碎的水杯,疑是兇器,案件由秀茂坪刑事調查隊第四隊接手調查。

  母後腦重創一度命危

  被硬物擊傷婦人吳X華(五十歲),面部及後腦重傷,性命一度垂危,送往聯合醫院留醫後,情況轉告穩定;其夫吳X強(五十歲)左手臂被咬,經治理後出院。

  現場消息稱,十五歲吳女與父母及兄長(十七歲),一家四口住寶達邨達欣樓一單位,她在區內一中學讀中四,沒有情緒病,亦無服藥或飲酒惡習,學業成績屬中等,堪稱「乖乖女」。

  最近,她經常與男孩講電話,母親追問下,承認結交男朋友,其母擔心拍拖影響功課,着她以學業為重,女兒置若罔聞繼續拍拖,兩日前,母女曾為此爭執。

  母怕礙學業制止拍拖

  昨午四時許,吳女與兄長放學回家,吳母準備了小食給兩人吃後,入房小睡,至下午五時許,吳女入房叫醒母親,談到拍拖的事,並向母親攤牌,稱已「大個女」,要求母親不要干預,其母堅決反對,兩母女再起爭執。其間,有人情緒激動,亂擲房內物件,吳母制止不果,反被對方隨手用不鏽鋼暖水壺及水杯等硬物襲擊,面部及後腦遭狂擊重傷,昏倒牀上。

  吳女兄長在房外聽聞母親呼救,擬開門查看才發覺房門反鎖,拍門又無回應,立即致電通知附近上班的父親回來處理。吳父回家,用鎖匙打開房門,赫見妻子暈倒,女兒則情緒失控,父子兩人上前制止時遇反抗,吳父左手臂被人噬咬,致電報警。

  父子制止同遭反抗

  警方與救護員到場時,吳女見到穿制服人員再度激動,警員將她按住,並先將受傷夫婦送院,復用繃帶將吳女綁在擔架牀上,召另一部救護車將她送院觀察,其間,吳女不時掙扎及抬頭前望,及至抵達醫院後情緒始平靜下來,警方列作傷人案處理。

  本報突發組






這一代的青少年怎麼了?為什麼可以動手打自己父母,還要打到母親送院危殆那樣狠?

做母親的怕女兒因只顧拍拖而荒廢學業,所以著女兒以學業為重,真想不出有何不妥,被勸止拍拖感到不快難受很正常,要表達意見也可以,有時候兩人意見不合發生爭執也難免,但真有必要動手打人嗎?出手打的還是自己媽媽?

自小已聽慣打父母會被雷劈的說話,我當然不相信,但在於道德觀念、在於人性上,打父母實在於理不合,也有欠人性。在於法律上,這已是傷人的刑事罪行,不論被打的是誰,也應受到法律的制裁,若受害者是被告的親人,我想作為法管也會覺得其行為令人髮指。

我不算是聽教聽話的乖寶寶,偶爾也會有辯駁爭執,但從不會出手打媽媽。那是自己的母親,就算更多不滿更多意見不合,言語上的傷害也應儘量避免,更不應動手傷人。愛一個人,永遠不會想他受傷,更不會去傷害他。

也許當事人真是一時情緒失控做錯事,但這件事真的很錯很錯,還好她母親現在情況穩定下來,否則可能又是一個無法挽回的悲劇。希望當事人清醒過來後,知道自己幹了這樣恐怖的事後,會真切感到後悔內疚難過,認真請求父母的原諒,並從此好好愛惜自己的親人。我想,這家人都要好好接受心理輔導,從新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

不知道其小男友知道自己女友幹了這樣的事後,會有什麼感覺。

為了年少無知時的戀愛而傷害家人,真的值得嗎?


2007年11月9日 星期五

怎會發生這種事?

戇夫千里送妻屍 過關無人知 (星島) 11 09 星期五 05: 30A M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羅湖關卡發生戇夫千里送病妻延醫變運屍悲劇,一對經歷四十年離離合合的愛侶,終排除萬難結成夫妻,唯一起生活僅六年,妻子在西安探親時中風昏迷,窮丈夫為慳錢拒在當地送妻入院,不惜千里迢迢推輪椅送妻子回港救治,惜昏迷四日妻子未抵港已告斷魂。事件揭發羅湖關卡入境處 人員,疑未查看昏迷病人情況,讓屍體過關。



  一名戇直丈夫推輪椅送中風昏迷妻子,由西安趕回港就醫,惜抵港後發現其妻已死亡,不禁撫屍痛哭。死者丈夫久居西安,來港才六年,不熟悉本港和深圳  環境,當過中港關卡沒有求助,又不懂醫學常識,見氧氣機無水,沒有加水,反而拔掉氧氣喉,雖然千里送妻抵港,但妻子疑失救致死。



  慳錢拒入院捱31小時火車

  昏迷四日、連續坐火車三十一小時後死亡婦人李春宜,六十八歲,本港居民,原籍北京,自幼患癲癇症,與現任丈夫商學凱(六十七歲)居住上水天平邨天怡樓一單位。



  商學凱原籍天津,與妻子自幼是北京鄰居,青梅竹馬相戀,但長大後各自成家,及後他離婚,至八九年與李重逢,李婦願意離婚,改嫁闊別四十年舊日愛侶,並於九六年在北京結婚,零一年來港與李團聚,夫婦依靠五千元綜援金生活。

  他表示,他與前妻所生的兒子在西安公安部任職司機,居住宿舍,零三年他們往西安探兒子期間,李婦中風入院治療四十日,醫藥費達二萬七千元,但李婦治瘉後癱瘓,而且失禁,需由商照顧。



  今年八月初,他偕妻再到西安探兒子,本月四日早上,李突然中風昏迷,醫生到家診治證實是癲癇病發,為病人打針,吊鹽水和葡萄糖水。兩日後,醫生見李病情嚴重,勸送入院救治,但商嫌醫療費貴和療效不好,拒絕送妻入院。



  用氧氣機吊命返港

  商指出,當晚他以輪椅推妻子乘直通火車返港,沿途為妻子更換鹽水和葡萄糖水,同時用兒子的公安同事送的氧氣機制氧供妻子活命。至昨凌晨四時五十分抵達深圳,由於該氧氣機沒有水不能供氧,而他要攜帶行李,又要推輪椅,所以拔掉氧氣喉,等候至清晨六時三十分過關。



  他稱,過香港羅湖關卡時,妻子雙目緊閉,他向入境處職員稱,要趕帶妻子看病,遂推開妻子的鴨嘴帽,讓該職員看清楚妻子面貌,該職員檢查兩人和核對證件後放行。



  職員被指只查面貌

  出關後,他在火車月台用手機打九九九報警,但因是內地電話卡,未能打通,唯有乘火車返回天平邨住所,按平安鐘報警,救護員趕至證實李婦已死去多時,警方相信事件無可疑,不排除李婦在過關前已身亡。稍後,死者屍體舁送殮房,商撫屍痛哭,不忍與離離合合四十年的愛侶天人相隔。



  醫生勞永樂稱,中風病人會受空氣壓力的影響,絕不適宜乘坐飛機,故只宜乘火車或巴士作長途運送,而有關女事主相信情況未穩定,實不應作長途旅程。



  本報突發組








為什麼可以有這樣事情發生?他既然如此愛她,為何不儘早讓她入院?他的醫學常識真是差得可以,應該說完全沒有才對,他甚至是連最基本的常識也沒有。既然用氧氣機制氧吊命,為什麼沒有水制氧時不是找水源,而是拔掉氧氣喉?還有,他途中遇見那麼多人,又見過入境處職員,為什麼不求助呢?更不熟悉兩地環境,知道情況危急也要硬著頭皮找人幫忙吧。最離奇的是,因用內地電話卡而未能用手電打通九九九,為什麼不立刻借電話打,或出闡找電話打,竟然還等到回到家裡才按平安鐘?




我真的很難以致信,他如此緊 張 太太,應該不時留意著她的情況吧,若他有不時多加留意著太太的話,應該不難察覺她還有否呼吸吧?



他倆如此難得的能再次遇上並走在一起,最後他竟間接害死了她。我覺得很難接受。



至於入境處的職員,我也真有點質疑怎可能如此輕易就讓人過關,就算真的急著看病,也應該要查看一下吧。就算有要立即急救或是要送院的情況,他們也應該懂得處理吧。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五年之癢

結婚5年已很癢 (明報) 10月 29日 星期一 05:10AM


【明報專訊】「七年之癢」是人所共知的婚姻難關,但最新研究發現,婚後5年才是真正的高危時期,因為夫婦婚後4年開始會愈來愈不滿意對方,結婚5周年前夕更是離婚高峰期。










角色轉變易帶來衝擊


美國    俄羅斯    及北歐3地研究員,合作研究婚姻的「壽命」,結果發現新婚夫婦「蜜月期」少於5年,離婚高危期為婚後5至10年。若夫婦成功克服這段「艱難歲月」,那幾乎肯定他們的婚姻可以一生一世。隨着夫妻收入愈來愈多,離婚的「代價」亦會變得十分巨大,這是他們繼續一起生活的「強大動力」。


研究員賈西利安尼恩表示,婚姻危機轉變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首10年婚姻生活中,夫婦會經歷種種改變,譬如他們會完成學業、各自建立事業,及生兒育女等等,每一種改變都會為婚姻關係帶來挑戰,每一個挑戰都可能令婚姻破裂。然而,當夫婦成功渡過這個轉變期,「在較後幾年,他們就會建立一套應付對方缺點的方法」。此外,報告亦發現,夫婦年齡相差太遠及居於城市,他們的離婚率會較高;遲婚夫婦的婚姻生活則較穩定。


獨立報







原來不是七年之癢,是五年呢。希望和親愛的沒有五年/七年之癢啦。哈,但已經常常說不要他呢。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無法接受

嬰屍棄垃圾站 (明報) 10 08 星期一 05: 10A M

【明報專訊】(凌晨130分最新消息)上水符興街260號一個垃圾站今日凌晨零時許揭發嬰屍案,一名清潔女工在其剛從外收集得來的垃圾中蒐集紙皮期間,發現一袋可疑物體,打開一看,赫然是一個初生嬰兒,但已經全無呼吸脈搏,大驚下報警求助,警方到場,正尋找嬰兒被棄第一現場,暫未有拘捕任何人。







我真的很想問,為什麼可以幹出這樣的事?既然已經懷胎十月生下來,為什麼還要以這樣的方法把他棄掉?他不是垃圾,他是個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要是不想要小朋友的,請做好安全措施,若做好安全措施還出現意外,可以的話也請生下來好好養育,若能力不允許也不應該生下來才把他棄掉,儘早做終止懷孕手術總比把剛生下來的嬰孩隨意棄掉適合。一個已出生的嬰孩已是個獨立的個體,誰有資格去扼殺一條人命?無法接受

2007年10月5日 星期五

令人又愛又恨的高跟鞋


穿名牌高踭鞋慘過紮腳 時裝編輯試穿一周 雙腳受罪
 (明報) 09 21 星期五 05: 10A M
【明報專訊】如果說時裝設計師設計的至潮高踭鞋是為了讓女性顯得優雅大方,英國    《每日郵報》時裝編輯瓊斯會立即告誡你﹕這些高踭鞋其實是女性的枷鎖,穿上去猶如「西方紮腳」﹗髕骨(俗稱菠蘿蓋)軟化、腳骨變形、拇趾外翻、筋腱發炎及足繭……這就是「優雅大方」所需付出的代價。
今季流行超高踭平貴貨同樣痛苦
《每日郵報》引述時裝編輯瓊斯指出,今年秋冬季鞋款,獨沽一味流行超高踭配鬆糕鞋頭,鞋踭至少有4吋半高,再加上1吋厚的鞋頭,極之危險,她最近就「犧牲」雙腳做白老鼠,在紐約    時裝周期間試穿今年秋冬季熱捧的超級高踭鞋。她慣穿人字拖,測試時卻要穿著高踭鞋穿梭紐約鬧市的馬路及碎石路。
完成測試後,瓊斯發現無論是名牌貨,還是只值數百元的「雜嘜」,都令她雙腳受罪、傷痕纍纍。她抱怨說﹕「我開始懷疑這是設計師的大騙局……穿了1周夾腳鞋,我失去生存意志。我唯一滿意的雙腳,竟變成粉紅色的火腿,飽受折磨。」
登機坐輪椅
她表示,雙腳、前腳掌水泡,走路時不是要扶着旁人,就是倚牆,在紐瓦克機場登機時還要坐輪椅。她指認為要靚就要忍受痛苦的都是傻瓜,「在每場時裝展後,我會看到模特兒穿著運動鞋,瀟灑且舒服地在大街行走」。
醫生:走路不平衡磨蝕膝蓋軟骨
本港骨科專科醫生高拔萃指出,當人穿著兩吋或以上的高踭鞋,人的重心會向前傾,盆骨因為要取平衡不其然會向後傾,在力學角度而言,當走路時姿勢不斷重複,摩擦會令髕骨(俗稱菠蘿蓋)壓力增加,導致髕骨背後的軟骨磨蝕,嚴重可致關節炎。
另一方面,高跟鞋令原來平均分佈在腳底的壓力向前傾,令腳前掌包括腳趾的骨骼和肌肉受壓,再加上狹窄的鞋身把前掌及腳趾進一步擠壓,腳趾長時間會處於扭曲狀態下,關節會變形,最常見是「拇趾外翻」,即第一蹠趾關節的變形,其他腳趾亦會因壓迫下跟着變形。
每日郵報 / 明報記者徐慧華




其實愛美於女生而言是正常不過,甚至可以說是天性,所以就出現很多「愛靚唔愛命」的女生。高跟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如報導所言,高跟鞋無論便宜還是昂貴,若然要穿大半天的話,一定不會覺得舒服。


無疑穿上高跟鞋,視覺上一雙腿會變得更修長更好看,但事實上有苦自己知,若非工作需要的話,還是少穿為妙。身為女生的我,口是這樣說,卻仍然為高跟鞋著迷,於是貫徹「開心買鞋、唔開心買鞋」這個宗旨的我,就買了一對又一對的高跟鞋。
其實我也不常穿高跟鞋,也許是因為伴侶不算高吧,而且我這個人走路經常跌跌撞撞的,穿高跟鞋就更危險,因此,我多在不用走太多路的時候才穿高跟鞋。說來也真奇怪,我這個走路不穩的人,竟然可以穿著高跟鞋追巴士呢,哈哈。
穿上高跟鞋,感覺真的很不一樣,穿一陣子還好,若要我穿一整天,我還是穿較短跟的鞋子或平底鞋好了,不要為了漂亮而辛苦自己嘛。
姊妹們,你們也要好好愛護自己的一雙美腿呢。

2007年9月21日 星期五

2 歲逃學威龍

2歲逃學威龍 男童逃離幼稚園 翻橋越路走1公里返家

 (明報) 09 21 星期五 05:10AM





【明報專訊】廣州日前上演一齣幼稚園版《逃學威龍》 ,一名2歲男童獨自逃離幼稚園,跨過天橋,穿越一條鐵路,步行約1公里後平安回家,嚇壞了父母 和 老師。





返學僅9 步行1公里回家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逃學威龍」名叫張馳,來自湖北,今年2歲,入讀廣州市白雲區棠溪村廣花三路龍濤幼兒園只有9日。他走路還並不太穩,每天由媽媽 劉 女士接送往返幼稚園,從未獨自來往。





914中午1126分,劉女士正在家中煮飯,突然聽到張馳在樓下叫「媽媽開門!」劉女士以為是自己的妹妹把張馳接回,並未理會。

張馳稍後竟模仿爸爸的語氣大喊:「老劉,開門!」 劉 女士到陽台張望,發現張馳一個人站在樓下,還驕傲地說:「寶寶自己回來了!」





女士還是一頭霧水之時,接到妹妹的電話,說張馳從幼稚園失蹤。她妹妹的女兒也入讀同一幼稚園,她中午前往送飯時,遍尋外甥不獲,老師也都說不知道,找遍幼兒園也沒有發現張馳。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張馳此時已自行回到家中。



孩子抵家妹來電指失蹤。然而,幼稚園門口設有保安,回家還必須穿過廣花三路,經過一座鐵路橋,再走進棠溪村中的小路,步行距離約為1公里。 劉 女士想起也一額汗,萬一孩子迷路、被人拐走、出車禍等等,後果不堪設想。





事後幼兒園的潘園長 和班主任 老師親自前往男童家中道歉,潘園長承認當天幼兒園在管理上存在疏漏,張馳可能是跟在其他家長身後離開,給保安造成錯覺,事後她已解僱了當天負責把守大門的保安,並答應寫一份書面道歉。











這個小朋友真的嚇壞人呢。路也未行得穩,竟敢獨自逃出學校,跨過天橋越過鐵路走回家去,實在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和毅力,不過有說「初生之犢不畏虎」,我想他是不懂怕,難怪他還敢驕傲的向媽媽說他是自己一個回來的。這樣一個小孩子獨自走回家,可以是危機重重的,還好他福大命大,最終安全回家,才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這樣自豪。不過,就肯定嚇壞了父母。

值得一提的是,那所幼兒園的保安工作也做得太差了吧,怎可能一個兩歲的小孩逃跑了也不知道,把責任完全推到保安員身上,有點兒那個,而且單是解僱保安員和寫道歉書也不是足夠的,最重要是如何確保不會再有同類事情發生。幸好這次沒做成意外,否則幼兒園負責人恐怕責無旁貸。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相見好,同住難

婦怨夫要母不要妻危坐 趕家姑離家 夫喝罵「你走」 (明報) 09月 19日 星期三 05:10AM





【明報專訊】西環昨午上演一幕驚險「婆媳風暴」,一名中年婦與七旬家姑爭吵,大聲喝叫對方離家,丈夫聞言大怒,反斥妻子﹕「這裏是媽媽的物業,她不走,你走!」婦人聽後心碎激動,衝入廚房攀





























上窗戶揚言尋死,丈夫撲前緊抱妻子,不斷道歉勸阻,但婦人仍伸腿出窗外及激烈掙扎,險象環生。警方派出談判專家到場,事件擾攘兩小時後,事主終返回安全地方,送院時情緒仍未平復。




「風暴」現場為西環第三街182號豐裕大廈14樓一單位,危坐婦人姓黎(41歲),據悉從事時裝行業,其46歲姓廖丈夫則擔任保安員,兩人與76歲姓董家姑及年約10歲的兒子同住。據悉婆媳因生活習慣及價值觀相異而常生齟齬,積怨日深;身兼兒子及丈夫的廖頓成「夾心人」,經常為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女人心煩不已。




昨午12時許,黎婦與董婆婆又因家庭瑣事口角,黎婦疑向家姑猛喝﹕「你走呀!」丈夫立即代母發炮說﹕「這裏是媽媽的物業,她不走,你走!」黎婦聞言傷心欲絕,隨即衝入廚房攀上窗戶危坐,整條右腿伸出窗外,狀甚危險,其夫立即從後抱腰相阻及道歉,但黎婦仍發力掙扎,夫婦展開角力戰。




董婆婆見狀報警,其後帶同孫兒先行離家。消防員到場,在上層縋繩戒備,警員亦帶備盾牌到場,廖則用盡氣力緊抱妻子,滿頭大汗大叫﹕「快些救我太太!」但黎婦情緒更激動,大叫﹕「不要走近,否則我跳下去!」然後掙扎吼叫,現場氣氛極度緊張。個多小時後,4名談判專家進入單位安撫及勸慰黎婦,大半小時後將她勸服返回屋內,但因她情緒未平復,於是將她綁在牀上送院治理,事件擾攘兩小時後落幕。




消防員救人期間,曾在第三街放置氣墊戒備,造成交通嚴重擠塞,至形勢稍喘定,一度收起氣墊,幸無事故發生;而婦人與救護員一同乘升降機下樓時,又因機件故障同被困,數分鐘後始回復正常,事件可謂一波三折。